
扁核木:深山里的多用途寶藏植物
#奇妙生物圈#扁核木:深山里的“寶藏植物”扁核木(學名:Prinsepia utilis Royle),別名青刺尖、阿那斯、狗奶子等,是薔薇科扁核木屬的落葉灌木。它原產于中國西北,現主要分布于我國云南、貴州、四川、西藏等地,巴基斯坦、尼泊爾、不丹和印度北部也有分布。這種植物通常生長在山坡、荒地、山谷或路旁,海拔1000-2560米的區域。植物形態扁核木高1-5米,老枝粗壯,灰綠色,小枝圓柱形,綠色或帶灰綠色,有棱條,被褐色短柔毛或近于無毛。葉片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,長3.5-9厘米,寬1.5-3厘米,先端急尖或漸尖,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,全緣或有淺鋸齒。花多數成總狀花序,長3-6厘米,生于葉腋或生于枝刺頂端,花瓣白色。核果長圓形或倒卵長圓形,長1-1.5厘米,紫褐色或黑紫色,平滑無毛,被白粉。生長習性扁核木性喜光照,稍耐陰,耐寒,是深根性樹種,耐干旱瘠薄,忌水濕。它喜深厚、肥沃、排水良好的土壤環境。繁殖方式一般為播種、扦插繁殖,種子需層積沙藏。價值用途藥用價值扁核木的根、莖、葉、果實均可入藥。其根、葉苦、辛、涼,具有清熱解毒、活血消腫、消食健胃的功效,可用來治療久咳、虛咳、蛇咬傷、風火牙痛、消化不良、食積等疾病。在云南,莖、葉、果、根還用于治療癰疽毒瘡、風火牙痛,蛇咬傷、骨折、槍傷等。食用價值扁核木的嫩莖葉可涼拌、炒食、煮湯,或制作成咸菜。新鮮核果可以制作成果脯。果仁可榨油食用,還可用于護膚護發美容。種子富含油脂,一般出油率30%左右,油呈暗棕黃色,澄清透亮,凝固后魄如豬油。油可供食用、制皂、點燈用。觀賞價值扁核木株型優美,枝繁葉茂,果實紅艷可愛,花期4-5月,果熟期8-9月,花果均具有觀賞價值,適宜在園林綠地中的草坪邊緣等處配植。文化價值在麗江、香格里拉,納西族、藏族、摩梭人將扁核木視為“吉祥樹”。納西族的《東巴經》里記為“青刺果”(枝條上滿是長長的枝刺),可以治療一些疾病。扁核木是一種集藥用、食用、觀賞、文化價值于一身的“寶藏植物”,在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中都具有重要意義。#植物科普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