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觀新聞記者 王培哲 宜賓觀察 羅順
紡織行業迎來數字化新機遇。
7月26日,2024中國紡織行業兩化融合大會在宜賓開幕。大會發布了《紡織行業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重點推廣名錄》和首批《中國紡聯數字化轉型單位名錄》,會上還進行了系列簽約活動,宜賓市4個區縣與6家招商引資企業簽約,總金額達65億元;宜賓絲麗雅集團有限公司與12家行業知名終端品牌企業簽約。
宜賓各區縣與紡織行業龍頭企業簽約現場。羅順 攝
簽約項目中,屏山縣將與來自浙江、新疆以及宜賓本地的紡織業龍頭,圍繞全流程數字化智能化紡紗開展合作;筠連縣將落地高端纖維素紗線的數字化染色流水線;高縣與浙江企業瞄準紡織原材料,將建立綜合利用項目,提高資源利用率;長寧縣與四川本地包裝企業合作,將竹纖維轉化為無紡布包裝袋,加快“以竹代塑”產業化步伐。
此次發布的《紡織行業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重點推廣名錄》,涉及14家企業的20個方案,既有牛仔、棉紡等具體原材料的自動化印染管理系統,也有服裝智能工廠、智能倉儲物流等整體解決方案。
首批《中國紡聯數字化轉型單位名錄》收錄了29家企業,這些企業在智能工廠、數字集群、智慧園區等方面有突出成果,數字化水平和生產效率提升明顯,下一步要形成示范效果。四川兩家企業上榜,分別是宜賓雅士德紡織有限公司和四川絲麗雅纖維科技有限公司。
首批《中國紡聯數字化轉型單位名錄》發布儀式現場。羅順 攝
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介紹,紡織服裝是四川食品輕紡產業重要支柱,產業鏈條完善,目前已形成從纖維制造、紡紗織布、染整加工到服裝家紡的全產業鏈,產業規模居西部第1、全國第9,工裝市場份額占全國三分之一,綢緞、蠶絲產量穩居全國前2。
會場外的紡織品展示。羅順 攝
會場外的紡織品展示。羅順 攝
宜賓紡織產業起步早、基礎強。目前,宜賓形成了以絲麗雅集團為龍頭鏈主,以敘州區、屏山縣、高縣、南溪區、筠連縣為重點,其余縣區共同融合發展的紡織業發展格局。宜賓已建成年產30萬噸生物基纖維、200萬錠紡紗、10萬噸紡絲、1000萬套工裝的生產規模,形成了集纖維、繭絲綢、紡紗、印染、織布、服裝為一體的全產業鏈,正在打造世界級綠色生物基纖維材料基地和國家級紡織產業集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