轉自:每日甘肅網-絲路話語
□ 潘鐸印
市場監管總局近日對外發布《防范外賣餐飲浪費規范營銷行為指引》,作為引導外賣餐飲行業落實反食品浪費責任的重要舉措,指引結合網絡餐飲行業特點,緊緊圍繞防范外賣餐飲浪費的重點、痛點、難點問題,從規范外賣餐飲行業的營銷行為入手,將反食品浪費舉措落實到業務全流程的各環節。(12月9日中國新聞網)
“誰知盤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”珍惜糧食、厲行節約,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,關系著國家糧食安全和長治久安。節約每一粒糧食,切實培養節約習慣,才能更好守護大國糧倉。近年來,我國網絡餐飲行業發展迅速,外賣消費群體數量日漸龐大。有數據顯示,截至2023年12月,我國網上外賣用戶規模達5.45億人。隨著餐飲外賣行業的快速發展,外賣市場規模持續擴大,也使得外賣領域逐漸成為食品浪費“易發區”“高發區”之一。
我國是人口眾多的大國,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。網絡餐飲平臺一端連接著商家,一端連接著消費者,在整個網絡餐飲生態中發揮著核心樞紐作用,是制止外賣餐飲浪費的重要環節,也是促進網絡餐飲平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。反食品浪費法施行以來,網絡餐飲平臺在防范外賣餐飲浪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,防范外賣餐飲浪費取得良好成效,但也要看到外賣餐飲浪費仍未得到根本遏制。
現實中,個別網絡餐飲平臺未能按照反食品浪費法要求,以顯著方式提示消費者適量點餐;一些外賣商家設置營銷套路,導致消費者過量點餐;一些外賣商家在菜品詳情頁未標明用量、餐食分量等信息,消費者難以正確估算食物分量,導致食物浪費等。餐飲業擁抱互聯網、加速數字化,提供更加便捷的外賣服務,有利于促進行業發展,更好滿足消費者需求,但網絡外賣餐飲浪費現象必須引起高度重視,從餐桌抓起,從每一份外賣抓起,讓節約糧食在全社會蔚然成風。
制止餐飲浪費,平臺企業要積極承擔社會責任。網絡平臺要完善相關信息服務,以更顯著的方式提示消費者適量點餐,引導和鼓勵外賣商家提供“小份菜”“半份菜”,優化滿減營銷算法等,規范營銷行為,推動外賣商家精細管理,踐行厲行節約、反對浪費的觀念。著力提升網絡訂餐供需適配性,優化餐品供給結構,豐富餐品樣式種類,積極使用小份餐盒、可降解餐盒,更好滿足消費者個性化、差異化需求,助力廣大消費者培養形成科學健康、物盡其用、防止浪費的良好用餐習慣。
制止餐飲浪費,監管部門要嚴格履行監管責任。加大外賣平臺監管力度,常態化開展監管執法,強化法律法規執行力度,推動餐飲企業選擇節約適度、綠色低碳、環保健康的生產經營模式,推動消費者形成文明消費、按需點餐、珍惜糧食的意識,推動形成厲行節約、反對浪費的良好風尚,促進網絡餐飲行業規范健康發展。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,需要每一個人自覺自律,廣大消費者要理性按需點餐,從節約一碗飯做起,讓“光盤行動”成為習慣,杜絕“舌尖上的浪費”。
集腋成裘、聚沙成塔,制止餐飲浪費,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。推動形成政府監管、行業自律、企業自治、社會監督、消費者參與的制止餐飲浪費共治格局,讓文明用餐風尚浸潤人心,讓美德健康生活方式融入日常,打好糧食節約“持久戰”,形成網絡餐飲新風尚,助力守護大國糧倉。
責任編輯:郭林玉